2023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太倉撤縣建市三十周年。回首這一年,成就鼓舞人心。即將到來的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太倉如何實現經濟質提量增?如何提升民生福祉?……昨日召開的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給出了答案!全會回顧總結了今年工作,研究部署明年任務,動員全市上下拼出“太倉速度”、全力突破跨越。 目標催人奮進,光榮使命在肩。分組討論中,與會人員一致表示,將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中央、省委和蘇州市委部署要求,自覺地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精心描繪太倉新圖景。 項目為王 釋放產業發展新動能 我市始終堅持發展實體經濟不動搖,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建設制造強市,并形成大抓項目的強大攻勢,釋放出產業發展新動能。 婁江新城是舉全市之力高標準建設的“未來之城”,5年來,總投資106.3億元的67個項目竣工投用。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婁江新城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白斌表示,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明確指出,加快建設婁江新城沿江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這為婁江新城未來發展明確了目標和方向。明年,婁江新城建設也將從科教創新區“一點”向高鐵商務區、智能制造區和臨滬國際社區“全域”推進。婁江新城還將和港區聯動發展沿江經濟、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等沿江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我市書寫“四篇文章”答卷的重要承載地。 沙溪鎮是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市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已入快車道。沙溪鎮黨委書記王曉紅表示,沙溪鎮要在生物醫藥產業鏈強鏈補鏈上下功夫,著力提升生物醫藥產業質量。目前,生藥園核心區已集聚企業數量超470家,下一步將依據生物醫藥產業圖譜,結合現有產業生態系統分析判斷,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工作,著力招引細胞基因治療CDMO、醫美科技、特醫食品、高端醫療器械(康復和AI醫療)和生物制藥裝備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市工信局局長方海寧表示,市工信局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全力推進產業集群建設。持續壯大我市“3+3”產業創新集群,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特別要加速建設航空航天產業展示中心,力爭將其打造成集產業展示、招商、促進、展望的主陣地。培育壯大我市光子、算力等新興產業,編制產業鏈圖譜,切實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同時,分層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量質并舉、能級躍升。打造產業“鏈主”企業,分產業建立30家龍頭企業培育庫,從應用場景、要素供給、研發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城鄉融合 實現功能品質新提升 推進城鄉融合是太倉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是建設“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的重要優勢。 瀏河鎮黨委書記徐洪明表示,瀏河鎮將進一步完善功能形態,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推動七十二家理想村二期項目建設,做優江灘濕地公園游覽體驗,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太倉段)項目,推進“文化瀏河小鎮”建設;以“江海河交匯”品牌形象建設為核心,開展多元營銷,打造沿滬周邊區域度假休閑目的地。進一步豐富農旅體驗,整合完善高標準農田、林果采摘園等農業資源,突出“農野閑趣”,打造農業休閑體驗旅游片區,積極推進“四季瀏亭”項目,探索生態旅游與鄉村振興新路徑。 太倉農業農村工作在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很有特色。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顧強表示,要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力爭在城鄉融合、環境提升、產業發展等方面更上一個新臺階。聚焦現代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著重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機數字化建設等;聚焦生態循環農業的高效推廣,著重發展好生態循環農業,改良土壤;聚焦片區協調發展的高標準落實,著重做好項目化推進;聚焦美麗鄉村建設的高品質推進,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要不斷優化和完善滬宜高速金倉湖互通等市域快速路網體系。對此,雙鳳鎮慶豐村黨委書記馬健表示,慶豐村將做好前瞻性規劃,持續提升256省道周邊人居環境,完善三橫三縱道路體系框架,加快提檔基礎設施配套,加快高標準農田改造,著力提升鄉村整體風貌,積極探索循環農業新模式,推動智慧農業加快落地,以科技賦能農業生產。 發展為民 豐富幸福太倉新內涵 幸福,是太倉城市特質和名片。市委、市政府始終關注民生,用心抓好重大民生工程和“小而美”項目,讓百姓都能切實感到“幸福金太倉”的底蘊。 教育事業與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并關系到城市的未來。市教育局局長李廣耀表示,教育系統將堅決扛牢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大力推動學前教育更加普惠安全,推動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全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積極引導職業教育提質擴容發展,全力助推高等教育提質增量發展,全面提升支撐教育事業發展的服務保障水平,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太倉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教育力量。 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指出,要推進高效治理,深化“融合共治”城鄉社區幸福生活共同體建設。對此,婁東街道太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高建君說,小區治理、服務水平事關千家萬戶,有些地方卻陷入了“物業收錢盈利,社區兜底整治”的困境。因此,要選拔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物業管理人才,組建具備高度責任心和服務意識的物業管理團隊;要積極調動業主參與小區治理的主動性,推選有能力有覺悟的業主成為業委會的領頭人,共同提升物業治理水平,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精細化的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科教新城常豐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顏雅萍說,常豐社區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持續聚焦“三融愛民”,以“精網微格” 作為社區治理重要抓手,錨定小區治理的痛點難點,探索社區治理服務新路徑,創新打造聚合社情民意、協商議事、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等4大場域,實現小區事務由民作主、服務為本。 璜涇鎮永樂村黨委書記朱雪琴說,今年以來,永樂村創新治理理念,啟動“社區營造計劃”項目,運用“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參與自治模式,有效提升了村民之間的凝聚力以及村民自治的積極性。永樂村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不斷創新理念,加快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讓居民擁有更多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