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出席蘇州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的太倉代表團集中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等報告,汪香元、胡衛江、王紅星、楊慶、施敬等參加審議。太倉代表團團長、太倉市委書記汪香元在審議時強調,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發展機遇,拼出“太倉速度”,精心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的太倉圖景。 汪香元說,政府工作報告等報告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識強,展現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的強烈擔當。蘇州過去的一年,可以用“難韌實勁”四個字來概括,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事例,都體現了政府的擔當作為。過去一年,蘇州市委、市政府對太倉的發展給予了厚望,給予了很大的關心支持,太倉也在克難奮進中邁出堅實步伐,取得了一系列來之不易的成就,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全力打造“3+3”產業創新集群;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港產城融合站上了新起點,主動融入蘇州市域一體化。 汪香元強調,今年是太倉撤縣建市30周年,也是太倉第一家德企落戶30周年,太倉要全力抓牢多重戰略機遇,堅決貫徹蘇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立足長三角一體化,加快構建形成滬蘇通二期、嘉閔太線等“5+1”鐵路網絡,全力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翼發展極,努力把“上海下一站”的區位優勢轉化為“下一站上海”的奮斗追求;要統籌推進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培育壯大臨港產業集群,加快發展高能級航運服務產業,提升綜保區功能業態和運營水平,加快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實現“物流港”到“物貿港”的轉型;要融入市域一體化,深化昆太協同,加快規劃建設太昆嘉高速項目、339省道快速化、256省道快速化、城蓬線快速化等 “一高三快”的高快速路網格局,建設昆太產業協同發展區,推進產業協同、產業融合。 汪香元指出,太倉正迎來產業發展黃金期,已經形成了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現代物貿等三大主導產業,近幾年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文化旅游三大特色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要加快打造“3+3”創新產業集群,不斷擦亮“做航空到太倉”“建總倉到太倉”等產業名片;要積聚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動能,持續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堅持項目為王不動搖,以項目引建的競相比拼、連續突破,走出太倉高質量發展新路。 汪香元還強調,要全力提升太倉城市能級,婁江新城是未來之城,要用世界眼光建好婁江新城,打造成為上海五大新城“姐妹城”。要持續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因地制宜做好“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推動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更加合理;要堅持走好科技農業、精品農業、品牌農業之路,做優做亮生態循環農業,全面提升農業發展質效。 太倉代表團副團長、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衛江在審議時說,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全面客觀,過去一年,充滿考驗,我有幾個感受,一是克難奮進,非常之難、非常之苦淬煉了非常之精神,贏得了“你永遠可以相信蘇州”這樣的城市口碑;二是危中尋機, 一年中形勢不斷變化,蘇州、太倉都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全面落實了“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三是動力澎湃,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蘇州和太倉還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第四是指向清晰,報告對明年的工作重點明確了十個方面,奮斗的目標指向非常清晰。 胡衛江強調,今年我們太倉要重點做好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要錨定重點產業、“3+3”創新產業集群;要盯緊重大項目、龍頭型企業,抓好投資,也要恢復提升消費。二是要持續提升發展格局,抓住一系列重大機遇,找準突破口,提升太倉發展格局。三是要充分利用我們開發開放的獨特優勢,提升對德合作的高度、對德合作的廣度。四是要持續打造幸福品牌,吸引投資、吸引人才、提升民生幸福。 太倉代表團副團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紅星說,人大常委會報告政治站位高,主題鮮明,過去一年蘇州人大工作務實創新,成績顯著。新的一年中,太倉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強化監督力度,增強監督質效;強化依法履職行權,在增強決定任命工作實效上下工夫;強化代表主體作用,增強代表工作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