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69/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成人免费**/国精产品99永久一区一区

                         T

首頁 » 本地新聞 » 正文

擦亮善治名片 鋪就幸福底色

  • 發布時間:2022-10-12 11:01:54

   社會治理,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追求就是平安、幸福。近年來,我市牢牢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總要求,建立健全“善治婁城”社會治理新體系,走出了一條契合時代特點、具有太倉特色的善治之路。

  ■網格化管理讓治理更高效

  日前,科教新城網格員在巡查時發現,南倉路上有一家餐飲店正進行開業裝修。他立即將該情況上報至市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揮中心。根據相關責任清單,該案件被派至住建、城管、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上述部門聯合上門開展指導,督促店家依規完成裝修并辦理開業審批。經過部門的“多對一服務”,目前,該餐飲店已正常開業且沒有接到任何投訴。

  “如雨后春筍般生長的餐飲業,承載著百姓的生活日常,卻也成為城市治理的一塊‘頑疾’。”市綜指中心副主任朱俊告訴記者,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市聯動中心創新“源頭治理”思維,推出“新增餐飲前置服務”,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出一份餐飲業規范經營“指導手冊”,同時依托專職網格員隊伍,將“新增餐飲單位”作為網格巡查必報事項,在餐飲單位裝修時便介入開展前置管理。自該機制啟動以來,全市新增餐飲店油煙、排污問題投訴基本為零。

  “多點開花”的前置服務只是我市不斷深化網格化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不斷堅持和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聚焦平安穩定主業,聚力服務保障民生,聚智數據分析應用,形成了以“廣覆蓋、全要素、高智能、大聯動”為特點的“多網融合、一網治理”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自2018年1月市綜指中心運行以來,全市非警務類警情壓降40%,矛盾糾紛總量下降26.3%。今年上半年,省測我市群眾安全感達到99.62%,創歷史新高。

  ■多元化調解讓矛盾化解在基層

  在城廂鎮,有一位“金牌調解員”——郝麗娟。從1996年起,郝麗娟就在縣府社區從事調解工作,一直和居民群眾零距離接觸,為他們化解了不少“煩心事”。2018年,以郝麗娟個人命名的“郝姐調解工作室”成立。如今的郝姐工作室采取熱線咨詢、微信互動、組團式調解、心理輔導等方式,形成了線上“網上調解”和線下“社區調解”同步進行的社會化調解工作格局,在解決矛盾糾紛、參與城廂鎮社會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除了郝姐調解工作室,近年來,一系列特色品牌調解工作室在全市各地“生根發芽”。多年來,我市推動矛盾化解有效融入社會治理、疫情防控、經濟發展、文明建設,打造多元矛盾化解新機制,創新“不見面”調解方式,踐行矛盾不上交行動,95%的矛盾糾紛在鄉鎮(街道)、村(居)以及行業性專業性、企事業調解組織得到化解。

  ■融合式共治讓生活更幸福

  走進婁東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記者看到,這里配套完善、功能齊全,黨群服務陣地、聯誼會客廳、個案工作室、小組活動室、社團孵化室、陽光議事平臺等功能場地一應俱全。

  作為整合社區服務資源的樞紐站,該服務站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建立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五社聯動”機制,通過資源整合、專業賦能,不僅將服務送到群眾的心坎上,還讓群眾的“急難愁盼”得到有效解決,激發社區治理新活力。

  為加快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早在2008年,我市就在全國率先啟動“政社互動”探索實踐,開創了政府善治、社會共治、群眾自治的新路子,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被譽為“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后行政改革的第二次革命”。

  作為“政社互動”實踐的開創者和領跑者,如今的太倉又開啟了“融合共治”,即“政社互動”4.0版本的創新實踐,以打造新時代基層治理全國樣板和高地、樹立“幸福社區”典范標桿的工作思路,不斷完善機制、增強能力,在社區治理參與中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