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雙鳳鎮慶豐村稻田田埂上遠眺,顆粒歸倉的豐收景象盡收眼底。“到今天,我們的水稻已經100%完成收割,平均畝產達到了623公斤。”11月18日,雙鳳鎮經濟發展局(農技)高級農藝師丁新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雙鳳鎮1.55萬畝綠色優質水稻基地迎來大豐收,不少大米尚未入倉已被預訂一空。 雙鳳鎮水稻種植歷史悠久,素有“福地水鄉金雙鳳”的美譽。在2019年已建成1萬畝省綠色優質水稻基地的基礎上,全鎮兩年來又擴建了0.55萬畝綠色優質水稻基地,實現了慶豐村、鳳中村、黃橋村等九個村全覆蓋,標志著萬畝綠色水稻基地的全面建成。雙鳳鎮成功入選省“味稻小鎮”,躋身全省稻米產業化強鎮。 在穩產保供的同時,雙鳳鎮還十分注重水稻的品質,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和全程質量控制體系,讓水稻味道好、賣得好。“我們選用的南粳46、南粳3908等優良食味水稻品種,做出的米飯又香又糯,非常符合我市市民的口味。”丁新紅介紹說,雙鳳鎮在優化水稻品種布局的基礎上,還廣泛應用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各村增施有機肥替代化肥,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緩混一次性側深施肥等新技術,實現化肥減量增效,不斷提升米質。 與此同時,雙鳳鎮還以慶豐村為核心建設了省綠色防控示范區2000畝,以點帶面,輻射全鎮1.5萬余畝水稻。防控示范區里安裝了太陽能殺蟲燈、誘蟲器,拋撒赤眼蜂天敵昆蟲等,通過物理、生物方式治蟲。在示范區稻田里,不少稻田埂上種植了禾本科植物香根草。這種草會產生一種揮發物,吸引害蟲聚集,并通過自身產生的一種活性物質毒殺孵化在葉片上的幼蟲,減少縱卷葉螟對水稻的危害。目前,雙鳳鎮萬畝稻田已經實現化學農藥零增長,綠色優質的雙鳳大米成了太倉大米的“金名片”。 萬畝綠色優質水稻基地延伸出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畫出阡陌縱橫的寫意詩篇,也為雙鳳鎮農業產業發展向康養、休閑、觀光轉變提供了新路徑。從204國道雙鳳段驅車往東,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慶豐村“稻田理想”網紅景點。這里有稻田畫,有風車景觀、氣球房屋,田野的樸拙之中透露出現代的精致與用心,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光休閑。“結合區域優勢和自身稟賦,我們將持續把建設現代農業和培育休閑農業放在重要位置,走出高質量發展特色之路,持續寫好雙鳳大米這篇文章。”雙鳳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以建設區域農文旅發展高地為目標,雙鳳鎮將全力打響稻麥等一批產業品牌,加快涵蓋江南民居、田園生態、特色種養的生態園的提檔升級,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持續彰顯現代田園城鎮品質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