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69/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成人免费**/国精产品99永久一区一区

                         T

首頁 » 本地新聞 » 正文

打好污防攻堅戰 添綠現代田園城

  • 發布時間:2019-6-3 10:44:25

   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兩岸河坡已被改造過,木樁密布、草皮如棋;河邊拐彎地帶,建有精致的涼亭,方便路人駐足休息……這是沙溪鎮渠涇村八千浜巷的一處尋常地方,卻讓路人猶如置身于景區。

  不遠處,連接各家各戶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已經建好。“現在農戶都是把廚房用水、廁所用水等間接排入河里,對水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等處理設施一啟用,農戶生活污水就可以實現達標排放,河道水質將進一步改善。”渠涇村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眼前一幕,只是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263”專項行動的一個鏡頭。去年,我市在蘇州2018年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綜合考核中獲評“優秀”,位居前列,被省生態環境廳命名為首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榮獲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改善最佳實踐獎,被評為2018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典范城市。

  榮譽屬于過去,征程還在腳下。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繼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勁,不斷深化污染防治攻堅戰暨“263”專項行動,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從各區鎮發生的點滴變化之中,我們能夠窺見所有環保事業參與者的努力。

  港區:

  讓偷排偷放無所遁形

  港區是我市實施“河長制”和長江大保護的“戰斗前沿”,轄區內河道周邊存在眾多化工企業,因而整治黑臭河道、預防水環境污染,成了港區“河長制”工作和長江大保護工作的常態。

  據悉,港區河道的巡查,不僅由“河長”落實,港區還特地聘請了專業的巡查監理,對黑臭河道實施每日巡查,尤其在節假日、下雨天等,更是加大巡查密度,一旦發現狀況立即上報,相關部門會積極配合實施應急處置。

  不止于此,港區在“人防”的基礎上,還增加了“機防”:在化工園區設置了94個實時在線監控探頭,涉及8條主要河道,仿佛給化工園區的河道布下了密不透風的監控網,讓偷排偷放行為無所遁形。港區河長辦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客戶端隨時隨地進行實時監控,也可調取歷史影像,為回查回看、收集證據提供了極大便利。

  高新區:

  鐵腕整治“三沿”

  高新區婁東街道陸渡村的一處違法搭建日前被清除,本不該建有建筑物的基本農田區域,恢復了它應有的面貌。

  陸渡村一戶居民在宅基地右側前方修建了一幢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該建筑物占用的土地屬于基本農田。這一違法行為被國土部衛片執法檢查抓拍。高新區、婁東街道相關部門核實后,確認該地塊上的建筑為違法搭建。于是,當天即對這幢建筑實施了強制整改,在清除建筑物后,又對土地進行了復耕。

  據介紹,采取強制措施前,有關部門已經多次與業主溝通,并發放限期整改通知書,業主采取不配合態度,一直對整改要求持拒絕態度。這處整治地塊位于新瀏河北側,屬于“263”專項行動中“沿路沿線沿河整治”的一部分。高新區相關人員表示,將強勢推動“263”專項行動,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

  科教新城:

  做好行業整治提升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科教新城最大的營商環境優勢,也是城市品質和能級的重要體現。去年,科教新城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42家,治理改造9家。今年以來,通過“散亂污”整治,科教新城重點抓好汽修店、洗車店、廢品回收、木材加工、小五金等行業的整治提升工作。

  4月份,科教新城出臺《關于印發〈科教新城洗車、汽修店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部署汽修店、洗車店專項整治。科教新城各部門、單位、社區組織人員深入洗車店、汽修店進行入戶宣傳,在法律依據、整改要求、整改標準、處罰措施等方面宣傳到位。

  針對企業存在的不同問題,科教新城要求企業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到位,對拒不配合整改的企業進行相關處罰。對已完成整改的洗車店、汽修店,加強日常監管,確保整治不反彈回潮。

  城廂:

  整頓“散亂污”區域

  新農村位于城廂鎮南郊片區,由于歷史、區域等緣故,村里有較多的“散亂污”企業(作坊)。近期,新農村持續加大“散亂污”整治力度,日前又與8家此類企業簽訂協議,全部予以拆除。

  這8家小企業分布在3個點上,大多是租房經營的作坊式企業,主要從事五金沖壓、木材加工等行業,對環境有一定影響,也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經過前期宣傳和協商,8家業主已與村里簽訂協議,并基本清空了廠房。新農村已組織行動,將廠房全部拆除。

  新農村與昆山、嘉定交界,曾集聚了較多作坊式小企業,大多從事小化工、五金加工、木材加工等,隨著“263”專項行動的推進,新農村先后開展了沈家橋、湯家浜等兩次大型整治行動,僅在去年就整治、拆除作坊式小企業20多家,有力提升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環境。

  沙溪:

  夏季綜合整治出重拳

  5月中旬,沙溪鎮依法取締了勝利村、塘橋村和泥橋村等5個村(社區)的10家廢品回收站。這是沙溪鎮夏季綜合整治的一部分,也是“263”專項行動的內容之一。

  據悉,勝利村的廢品收購站的經營者把回收的廢品藏匿在一處民房內,平時大門緊閉,與巡查人員打起“游擊戰”。此次行動中,沙溪鎮綜合執法局運用錯峰執法,增加夜間巡查次數,終于在當天夜晚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夏季綜合整治開展以來,沙溪鎮綜合執法局充分發揮“一站到底”行動支部的先鋒作用,一邊實施執法行動,一邊推進環保理念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向廣大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接下來,該局還將嚴格落實長效管理機制,一旦發現廢品回收站經營戶未落實整改意見或存在反彈現象,立刻采取“兩斷、三清”處理,鞏固“263”專項行動整治成果。

  瀏河:

  清理取締“三無”船舶

  日前,長江海事、地方海事、漁政站、邊防派出所、長航公安及瀏河綜合執法局等相關單位,強強聯動,開展了清理取締“三無”船舶專項行動。

  此次清理取締整治行動力量配備齊全,執法處置快速,共派出各單位工作人員60余人,出動執法車輛12輛、執法船3艘。現場對河道內的2艘“三無”船舶實行吊裝上岸,并用平板卡車裝載,由工作人員對2艘“三無”船舶一路“保駕護航”,耗時2小時護送至固定存放點貼封條保存并派專人24小時看護。

  接下來,瀏河鎮將繼續加大“三無”船舶專項整治工作力度,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和部門聯合執法,探索建立并完善長效的管理制度和巡查機制,確保全鎮水上交通安全平穩有序,為打擊走私綜合整治及長江大保護行動奠定有利基礎。

  浮橋:

  嚴治畜禽養殖污染

  年初,浮橋鎮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再發力,拆除老閘溫氏養雞場雞舍22000余平方米,共清理肉雞20萬羽。

  該養殖區位于老閘社區34組,是一處肉雞養殖基地,占地面積70畝,涉及養雞戶14家,雞舍29個。此前,老閘管委會、老閘社區聯合城管、公安、聯動中心等部門多次組織力量上門走訪、宣傳政策,定期清點肉雞存欄,鼓勵養殖戶簽約停養、清欄拆棚。該養殖區體量大、涉及養殖戶眾多,社區、城管、聯動網格員聯合組成巡查組,每半個月查訪一次,督促進度、嚴控新增。

  2018年10月起,相關負責人每周走訪養雞場,約談養殖戶,發放書面通知,并安排第三方對養殖場相關設施進行評估,部分雞舍陸續清空,至12月底,該區域內所有肉雞完成清欄。隨后,社區聯合城管組織力量對棚舍進行了逐一拆除,并做好土地清理及復耕工作。

  璜涇:

  專項治理燒烤油煙

  璜涇鎮現有燒烤店十幾家,易造成油煙擾民、污染等問題。對此,該鎮近期組織開展了由城管中隊牽頭的燒烤油煙專項整治行動。針對燒烤店存在的露天經營、油煙擾民等問題,檢查人員現場提出了整改要求,要求其保證室內經營,安裝油煙凈化器等污染防治設備。

  為進一步督促此類商家完成整改工作,璜涇鎮城管中隊會同環保部門召集12家燒烤店負責人開展了專題會議。會上,兩部門工作人員向商家宣講并強調了大氣污染防治法、餐飲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兩部門要求各燒烤店合規運營,避免擾民。

  隨著夏天的到來,璜涇鎮城管、環保等部門還將對燒烤店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嚴格監管,同時加強日常巡查,對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的燒烤餐飲店嚴格依法進行處理,堅決保護群眾良好的生活環境。

  雙鳳: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隨著挖掘機長臂不停地作業,位于雙鳳鎮鳳中村內的7處積存旱廁被正式“拔除”,由此產生的蚊蠅肆虐等環境問題一并得到了解決。拆除后,城管、環衛部門還對拆除產生的垃圾進行覆蓋、平整,對污染源進行徹底隔離。

  近期,雙鳳鎮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上持續發力:新衛村取締40多家韭菜清洗戶;勤力村嚴防死守垃圾偷倒現象;新闖村繼續整治無證廢品收購點……

  “不能讓整治后的亂象回潮。”今年,雙鳳鎮將統籌實施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村莊清潔行動,全面做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加大蔬菜大棚土地流轉力度,嚴防人棚混居反彈回潮,加強大棚房清理工作。持續開展“水美鄉鎮”提升工程,推進生態河道建設,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截污納管,農村生活污水接管率力爭達到90%以上。

  污防攻堅,今年怎么干?

  2019年工作目標

  全市PM2.5年均濃度降到38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6%;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66.7%,地表水功能區達標率80%。

  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14.5%,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3%以上,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到70%,林木覆蓋率達到17.73%,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60%。

  全市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排放總量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總量分別完成上級下達削減任務。

  重點任務

  打好藍天保衛戰

  ●強化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實施鍋爐整治項目22項、熱電整合項目1項。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垃圾焚燒發電尾氣提標改造。

  ●強化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完成上級下達的減煤任務,對水泥、平板玻璃等所有非電行業新增耗煤,一律實行煤炭消費量2倍及以上減量替代。

  ●強化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啟動儲油庫和年銷售汽油量大于5000噸的加油站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全市重點工業行業VOCs排放量較2015年減少30%以上,完成49項VOCs綜合治理和低VOCs原料替代項目。

  ●強化各類揚塵治理。建筑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6個百分之百”。完成堆場揚塵治理項目2項,實施地區降塵綜合考核。

  ●強化機動車船舶污染治理。全面開展清潔柴油車、清潔油品、清潔運輸、清潔柴油機四大攻堅行動,新建港口岸電系統1套。年底前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

  ●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制定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建立重污染天氣生產調度令制度,建設重點化工園區大氣環境監測監控系統。

  打好凈土保衛戰

  ●推進土壤污染管控修復。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全面開展土壤環境例行監測,開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及風險管控。實施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專項整治。

  ●強化污染地塊安全利用。污染地塊未經治理修復或經治理修復后達不到相應規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的,禁止再次進行開發利用。

  ●加強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太倉協鑫垃圾焚燒廠易地擴建項目,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

  ●加強固體廢物處置。禁止洋垃圾入境,全面落實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轉移等管理制度。建成3500噸/年高鹵素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設施。

  提升污染防治和環境風險防范能力

  ●提升污染物收集處置能力。提升工業集中區污水收集、處置能力,確保“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建設“一企一管”收集體系。

  ●提升監測監控能力。強化重點企業、工業集中區、化工園區的在線監控聯網建設,組織工業污染源全面排查。

  ●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深化跨部門、跨區域環境應急協調聯動,統籌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和信息庫,建立健全應急預案體系。

  ●提升生態環境保護隊伍綜合能力。打造規范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的生態環境保護人才隊伍。

  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法治體系。完善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促進部門間聯動協作和打擊污染環境違法犯罪工作常態化、規范化。

  ●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政策體系。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大力支持環保科技項目,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強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強化項目環評與規劃環評、現有項目環境管理、區域環境質量聯動的“三掛鉤”機制。嚴格化工項目環評審批,推進排污許可。

  ●構建生態保護社會行動體系。探索企業主環保承諾制度,對突出環境問題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敷衍整改現象主動曝光,開展省級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

  打好碧水保衛戰

  ●嚴格水源地保護。加強水源地長效管理,加強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全過程管理和監測、評估,完成30個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

  ●嚴格長江等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扎實開展長江太倉段環境大整治、環保大提升專項行動和長江沿線區域“凈化、美化、綠化”行動。嚴禁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布局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嚴控危化品碼頭建設,嚴格太湖水污染防治。

  ●嚴格城鄉黑臭水體治理。2019年新增污水管網60公里以上,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萬立方米/日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86%,污水廠污泥規范化處理率達到100%,整治黑臭河道14條,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率達到100%。

  ●嚴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2019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0%,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率達90%,規模以下養殖戶污染治理率達到80%,疏浚整治農村河道117條。

  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調整優化空間布局。對重點區域開發、重點行業、產業發展開展規劃環評,調整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布局。嚴格控制環境風險高的建設項目。開展鎮、村兩級工業集中區優化提升行動。

  ●提檔升級產業結構。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城市建成區內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業和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

  ●堅決淘汰落后低效產能。深入推進“去產能”,實施低端低效產能淘汰和整治企業(作坊)150家。實施電力、水泥、平板玻璃等過剩行業產能減量置換。

  ●加快發展循環低碳經濟。開展循環化改造,積極推進省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構筑循環鏈接的產業體系。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產業。

  ●促進能源資源節約利用。加強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根據工業企業資源集約綜合利用評價結果,建立和完善差別化排污機制。

  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國家、省級生態保護紅線要求,有序開展轄區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

  ●加強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地專項巡查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水生生態養護,嚴格執行長江等重點江湖休漁制度。

  ●推進綠色太倉建設。2019年新增造林4600畝,打造高水平的“城市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5%。

  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落實中央、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方案,確保取得明顯的整改成效,確保按序時進度完成年度整改目標。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根據《2018~2020年太倉市突出環境問題清單》等,及時編制整改工作方案,落實整改措施,確保完成年度整改目標任務。